跳至正文

【读书】《认识人性》,谦虚谨慎、砥砺前行

前几年开始工作之余深入学习各类心理学的书,如今对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著作情有独钟。前段时间去北京路过亚运村书店,买了他的传世经典《认识人性》,回来高铁上读了概述部分,说实话看得自己后背发凉。

屏幕快照 2019-08-03 下午3.26.36.png

这本书理解相当不易,很多部分我反复阅读都总觉得无法领会。因此,我也不给自己定多久读完的计划,把最启发我的“导论”部分读了不下五六遍,每次总能有新的收获;前段时间又跟随于老师学习佛法,二者之间感觉到很多莫名的契合。于是想先把导论部分做一个总结,加深自己之后的理解。

认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德尔斐阿波罗神殿

一、略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跟随弗洛伊德十几年,之后与老师分道扬镳,在精神分析之外独创自己的个体心理学疗法。他不同意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的动力归结为性欲望和潜意识等非理性的一面,而是强调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关注理性的部分。阿德勒认为,从儿童时代开始,我们每个人当会因为身体构造和环境问题而心生自卑,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感是一生的目标,而目标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详细阐述这一过程的的《自卑与超越》,是他最为经典的著作。

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或者遗传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依据其人生目标,逐步发展而成,因此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生命轴线”与改变的几乎不可能性

“人的性情决定了他的命运”。——希罗多德

阿德勒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基本认知是:构建人类内心生活的最强大刺激,都来自于最早的童年时期。童年时期的经验、印象和立场,与此后的心理现象都是相关联的。如果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对应的“行为轴线、生命模式和生活方式”,关键是,从心理活动上看,一个人的生命方式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看到这里,我是大为惊恐!难道这就是宿命论的心理学表述吗?

也许你会说,我们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不一样,成年的世界和儿童时的我们也截然不同,怎么能说没有改变?是的,这是所有人的疑问。阿德勒说,“这些都不过是心理现象的外在形式、具体表现和言辞表现,也就是现象层次的东西,它们虽然会改变,但是其基础、目的、节奏以及动力,也就是推动内心生活往目标前进的一切,则从来没有改变”

而从儿童到成年的成长,并不等于性格模式的改变,我们的心理模式仍然立于相同的基础之上,表现为共同的目的、相同的轨迹。
每次到这里,心中总是甚为惊恐。他的这句话,尤其让我坐立不安:

“一个人的生命轴线是不会改变的。”(P14阿德勒)

为了更好的说服我们,阿德勒详细解释了这个质疑。

一个经验往往有多重的含义,而且,“从完全相同的一个经验中,几乎不会有两个人得到完全相同的心得。也就是说,人并不总是由于他的经验而学聪明。”(P15)这句话非常值得思考。和很多的双胞胎一样,我和我哥从小面对相似的生活环境,却慢慢养成了不同的性格。即便是同样的事情,我们也经常观点各异,如今成年更是分歧巨大。如果经验总是让我们聪明,那么给每个人的反馈就不会各种冲突甚至截然相反。正因为我们不会因为经验而学聪明,所以农村的世界还有很多几百年前的习惯,甚至是陋习。

那万一我们眼界开放了,看到了很多确实让我们更加聪明的经验呢?这种情况更体现了我们自身的局限。阿德勒说,“一个人就算有过无数的经验,也总是只会得到一些很特定的心得,而且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心得大抵上对应于他的生命轴线,也加强了他的‘生命模式’。”(P15)我自己和周围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在更高阶的人看来明明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轻而易举就会被层次低的人所抛弃,甚至被短视、欲望的想法所破坏。

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Socrates: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如果经验本身带有引导每个人趋向于聪慧的内容,甚至都不需要反省了;现实很残酷,即便是反省,也未必得到聪慧的结论。这一点,我完全赞同阿德勒赤裸裸的现实性揭露。作为凡夫的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置身这样的经验处境,并且在出生就深陷同样的思维困境。

  • 佛说凡夫分别,何为分别?能所分离是分别。
  • 何为能所分别?能看到的主观世界和所看到的客观世界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分别。

深刻而正向的经验反思能带给我们改变的契机。不过,我们看待经验,多半只取和自己内心相应的部分,不取不相应的部分,从而逃避内心冲突带来的痛苦,这就是分别。分别看上去躲避了痛苦,但是堵死了改变的可能。

所以,经验的多重含义,以及从相同经验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这些事情让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不愿改变他的行为方式,而是反复曲解自己的经验,直到它们符合自己的行为模式为止。”(P16)

阿德勒 t.jpg

三、一个人改变的可能性

上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一个人改变生命轴线的困难。那有没有可能性呢? 我之所以努力地去看这本书,是希望从能几乎是凡人宿命的经验世界中,找到一丝能攀山越岭、通往解脱世界的一线希望,即便犹如一线天那样的惊险裂缝也要尝试。

如果说有这样的可能性,那么第一条自然就应该是深刻的认识人性,进而认识自我。倘若一个人能真实的认清自我,改变就是最后的跃然一跳罢了。那改变需要什么条件?

阿德勒说,认识人性需要谦虚谨慎,这是前提。而关键的过程则是“一定程度的深思熟虑与耐心”,尤其是要摆脱一切个人的虚荣心,“因为别人并没有义务充当我们满足虚荣心的对象”。这条路异常艰难,我们几乎要终生与儿童时的自卑情结斗争,认识人性的真善美和邪恶不堪,抵挡前进中随时而来的退却之心,还要抵抗夹杂在前行之路的虚幻的诱惑,因此,也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抵达。

《璎珞经》:有犯名菩萨,有戒可破;无犯名外道,无戒可破故。
//解:有戒可破是菩萨,无戒可破是外道

那哪些人才能真正的认识人性?

这些人需要和社会保持关系,同时还需要深度的体验。深度的体验必然伴随的是深度的痛苦,因此阿德勒说,

在我们今天充满缺陷的教育里,根本来说,只有一种人才能真正理解人性,那就是‘悔改的罪人’:他或者经历过人类内心里的所有对错,并且走了出来,或者虽然还不到这个程度,但是已经很接近。当然,其他人也可能有这个能力,他们或者是耐心倾听别人,或者是对他人特别有同理心,不过,最能了解人性的,一定是那些亲身经历过这一切内心冲击的人。P18

“如果我们问为何如此?就得承认,一个从生命的种种困难里挣扎出来、从泥沼中奋力爬上来的人,一个找到一种力量、对一切罪恶的诱惑不为所动的人,这种人最能了解人生美善和邪恶的各个面向。”P18

听上去,就是多么的痛苦,你何尝让更多人尝试痛苦背后的芳香?世界果真是残酷,唯有极少数人方能入云霄。

四、教育的意义与心理学的价值

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阿德勒

教育在哪个时代都被人诟病,因为我们希望它承担更多。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减少痛苦,同时获得充分的喜悦,早期的教育倘若符合人的人性,就能更好的满足这个需求。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似乎从来没有认真的考虑这个话题,尤其是当我们把教育作为政治的一部分的时候。

阿德勒还有一句话被世人铭记,他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每个人都有幸运的一面,也有不幸的一面,更有甚者一生都在痛苦的治愈之中。成年之后,我们往往就失去了改变的动力,也在缺乏信任的社会中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依靠。此时,就是心理诊所和心理学接棒教育的神圣之处。

多年之后,当我治愈自己的童年和过往,当我慢慢也能治愈他人,我希望放下教育的理想,做一名默默的心理咨询师。

五、有待解决的疑问

在阿德勒的书中,我发现了珍珠,也遇到了自己还没有迈过去的坎儿。我不确定这和轮回有没有中间连接的道路,也不确定儿童教育的最佳契机应当如何才能尽可能培养更好的“生命轴线”。

我希望我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熏习中寻找一些更加靠近底层的知识,有朝一日无需兴建一所学校,就可能帮助更多的人领会这一切的真实和成长。

Aug 3, 2019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