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成长手记64:“所有的恶,都是因为无知”

前几天从南京上课回来,看见各种的不愉悦之处心中甚是不满与急躁,最后的会议结束,我就立刻启程回到山东。几天之后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再去回想诸多的事情和当事人,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考虑,也许只是价值观的差异罢了。
只是,世间很多“灰色的恶”,往往以你我不太能接受的方式,让我们难受,却又难以反击。

1 我的面对

面对这样的情形,谁先生气,谁就输了,即便这个人的愤怒多么有道理,甚至他/她拥有正直、坦诚,甚至勤奋的美德。

这样的事情自己经历过不少,又见了不少,所以就越来越戒备同样的情形。只是内心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拥有显而易见的美德的人,往往不能在“灰色的恶”面前赢得长久的胜利呢?

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缺陷和不足,自以为自己胜算在握或者有“道德权杖”的人,反而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就会被有意的放大,以至于掩盖过之前的美丽。

要知道,什么事情,都是眼前的最大,哪怕是一颗小的痘痘呢。曾经的美丽,在眼前的事情面前重要性就不会那么明显。这也是达里欧在分享自己的判断决策时提醒我们谨记的一点。

知道了这一点,我就要保持情绪控制,优先于某些理性。那些躲在阴暗处或者刻意夹杂在人群中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拥有更好的“坚韧”的“美德”,可以长期的潜伏,只是为了保护眼前的充分的利益,然后准备好下一次的“攻击”机会。在这一点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无所谓对错、善恶、美丑,自私是社会进化的动力,也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而进化,是我们已知的最强大的力量。

因此,我希望每次生气或者感觉愤怒、不快等负面情绪时,我必须学会尽快逃离当前的情形,然后让自己静下心来再处理。

2 “灰色的恶”

我已经不能在用善恶去形容一个人了,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这二者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我说的不是针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原则,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边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场内战”,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与自己战斗,也许是内心的两个小人,也许是社会的我和精神的我,也许是职场的我和生活的我,更或者是看得见的我和潜意识的我。

所以,每一件我不舒服的事情背后,其实都是一个纠结的人罢了。我以为她/他应该轻而易举战胜的战场,她/他却输了而已——当然,这里的输赢,也是我的价值观、我的立场所假设的判断。这样看来,正所谓“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所谓的好坏、美丑、善恶、输赢,都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差别。

我不想用这个方式来掩盖我对坏、丑、恶、输的不悦,只是希望帮助自己寻找更好的面对这些存在的方法。

3 恶=无知

既然各种的恶都来自于一个人背后的斗争和价值判断,那么这个过程是什么呢?没有几个人天生自带前生的智慧,几乎所有人都是依赖于后天的学习、成长而建立一生的价值观假设;因此,善恶美丑的根源,大概就是来自于一个人的“所知”。

而影响我们最大的“所知”,可能就是自以为所知的“无知”吧。

就像这几天看的一篇文章,说美团的王兴、亚马逊的贝索斯都是“长期主义者”,他们的知识假设引导他们把时间作为最好的杠杆。

相比而言,我,和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更像是短期主义者,为了几百元怀疑伙伴,为了一个岗位陷害对手,为了几十万借款不在乎此生的人设,为了避免痛苦而选择掩盖痛苦的烟酒生活。
当然,大部分情形下,我们的恶都不会如此明显,而是灰色的。比如用无比高尚的目的清除掉“敌人”,用领导喜闻乐见的方式迎合工作并掩盖不利的事实,按照“每一份付出都必须有所回报”的假设去与客户做交易。这样的行动,出现在初级的员工上,也发生在高级管理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追求安全的动物,这是上帝都不能拒绝的真理。

而,所有的这些恶,背后都是“所知”和“无知”导致的“所障”,因此不能了解更高层次的人所采用的更具有建设性的方法。

所以,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说,他每个阶段的问题,都会在下一个成长阶段自然而言地解决,这就是用境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终极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自己的恶,而且可以有效的甄别他人的恶,以至于引导他人实现超越。而这,就是世俗的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最高尚的目的。

所以,面对一切“灰色的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反击,反击会把我们暴露在敌人面前,而应该理解、引导解决对方“无知的恶”的根源,或者让自己爬上更高的境界之山,在更高的维度消除危险。

而这,要么是人生最危险的教育,要么是最有意义的成长。

喜乐君,周末有感

Oct 19, 2019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