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2018:管理者的心智转型–北京「企航」学习笔记

承蒙领导信任,十一月有幸加入开启集团,承担唐风华饼的项目运营;对于工作刚刚满五年的我而言,这是有幸而来的机会,也是万分风险的挑战。更加幸运的是,领导是特别热爱学习的人,两年之内投资在个人和公司学习上的费用,至少应该200万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可以“蹭”很多的课程,更快地弥补自己的实践短板,激发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正因此,我才敢于去写“降价的100种方法”这种极具挑战的实践文章,也才更有信心把唐风华饼的项目运营做好。

这次,承蒙领导推荐,我参加了企航伟大恩师杨彦涛的《九大规划》课程,之前已经多有耳闻,一是身边几位领导是缴纳30万巨款成为了他的弟子,二是因为一次会销收款一个亿的“耳闻”。四天三夜,超过40小时的密集学习,给我了一种超然的震撼和感受;杨总以切身说法阐述公司和企业家的意义,解说普通人和高手(大成者)的区别,分析人品VS人性、理性VS感性等的区别,透视凡夫俗子固、困、囚的现实和真相,所有都给我了极大的触动。之后,他对文化规划、晋升规划、薪酬规划、理念规划等九大规划的分析,包含的工具和理念,也让我启发良多。

p80130-172611(1)235033118.jpg

正在从北京回济南的高铁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记下2018年重要的一刻。

一、从员工到企业家的转变

从小到目前,我最长的角色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七年,足足十八年学习生涯;剩下的十二年间,前七年无知年少,后五年迷茫探索。不过,研究生毕业后的五年,也是我变化最大的五年,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密集的挫折经历,二是密集的知识轰炸。

在迷茫了三四年之后,我开始确立人生的方向,并慢慢找到了人生意义的感觉(我现在不再也不敢无知地说“懂得了人生”)。我开始修正我的人生选择,修正我的职业方向,甚至重塑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云梯6881378在工作上,我从一开始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向提升、提升、再提升转变,提升的不仅仅是岗位,更重要的是眼界和视野。刚上大学时,我曾经告诉自己,读书上学就是爬云梯的过程,这是人生的某种捷径;不同阶层的人在不同的云层上,并形成了自己的沟通体系和价值观,员工难以理解店长,店长难以理解企业家,企业家难以理解学者,不同的体系虽然高度难以绝对的比较,但是体系内的高低相对还是明显得很。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即便是慧根卓著,也要么通过实践的经历,要么通过知识的积累才能不断地跨越云层。有的人到了中专就觉得学习甚累,于是停步在了员工和店长的层次上,有的人到本科依然不绝乏味,就为更好地理解世界,成为高级店长或运营经理奠定了条件,而那些慧根好、经验又丰富的人,则更上一层楼,成为了项目经理或者区域总经理的角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以为,最为困难、最具有挑战的一环是从打工者的员工角色,向合伙人、创业者的经理人角色转变,还有一部分人还会更进一步转变为自我的创业者。我想,三十岁的路口,这应该是选择就读大学与专业之后的第二次重要跨越。学生的角色,与员工的角色之间,具有天然的共同点,都是体系内的配角、服从者。很多人毕其一生都停留在基层员工或店长的角色上不能超越,最重要是受限于认知能力,就像我让一名店长给员工打分,她说“都打一样分数吧”,这就是缺少企业家思维的。正如杨总所说,企业是天然的保护强者,而保护弱者是社会和国家罢了。

言归正传,杨总在第一天,为我们分享了何为真正的企业家以及大成者的应有视野。每个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企业家的思考方式、处事态度、立场、对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等,都有一套截然于众人的视角。比如说,杨总对于人性和人品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企业要追求利益就要用人,而且是各种人都为我所用,没有人品不好的员工,只有没洞察到员工人性需求的老板;发现员工在钱、前途和文化方面的三大需求,然后通过分配机制、愿景与晋升、企业文化去满足员工需求,就没有不好的员工。佛家提醒我们放下“我执”,时刻反思“我是问题的根源”,其实也是转化视角,关注自我的修行。我见过的大成的企业家,都是温文尔雅,鲜有怨望戾气,我想大概是他们懂得了人性,从而能驾驭人(和人的需求)。

人品与人性 d
课程笔记——关于人品与人性

同样的逻辑,也存在于看待理性与感性、看待胸怀、看待情义、看待员工背叛等各个方面,经常有一点点播、恍然大悟的感觉。

* 人品是死门,人性是生门。
* 世界上没有胸怀大小,胸怀是表相,眼界是核心。
* 感性是创业,理性是守业。

这种恍然,就像读《乌合之众》,领导者的视角和普通员工的视角,往往是正好相反的,大众的群体理性,正是他们身上最沉重的枷锁,把普通人牢牢地固定在普通的位置上。能洞察群体心理的人,才能驾驭众生;能洞察员工和自我局限的人,才能跳出昨天的自我,才能做好企业家。

这条路很艰难,首先不在于如何去做,而在如何去认识。

二、天下唯学习、立不败

杨总讲束缚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们放不下的过去,放不下的已知;我们对于生活的感觉,对于企业的所作所为,皆然如此。杨总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凭借不断地输过、败过,硬是成就了今天的成就。如果说有什么成就了这一切,我想主要两种动力:学习和爱。

「爱」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单说学习。我们很多人对于学习有偏见,以为学习就是念书、念死书,学生对此情有独钟,做企业的多半又充满不屑,两种极端,相互交错。杨总的成功,其实就是学习的成功,他不间断地投资自己,并把所学转化为生产力。

交30万学费的真相

冒昧揣测,借用杨总的分析框架,交30万学费是表相,希望在学习上走捷径是核心。很多的企业家在杨总超级“魅惑”之下缴纳巨额学费,背后的真相其实是补缴自己之前学习不足的学费而已,而杨总则变相成立了面向这个中小企业家的企业大学。

能跟随现任领导,经常自叹三生有幸;我努力背后的损失风险,是老板承担的,而学习带来的成长,却只有我自己才拥有,天下哪里还有如此好的生意呢?也正因此,我才更加努力,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1. 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实践知识的内容

我之前看心理学、数据理论、管理哲学等方面的书,其实偏重于理论知识,也与自己当时的工作相匹配,重点在于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但是,真正转何为生产力的,是实践知识,而不是理论知识。就像我现在做中式糕点,配方虽然是关键,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关键的是工艺。精湛的工艺把配方转化为品质产品。学习也是类似,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是消费心理学,是定价分析,是营销方法,是模式框架,是数据分析,是团队建设的方法等等。

用杨总的话说,“只上工具类的课程”;工具类的课程可以帮助企业家取他山之石,触类旁通,然后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反而知识课程容易让他们迷茫——也许,已经过了学习就能改变心智和认知的阶段了,已知的铠甲太厚,不能轻易被击破。

工具类的学习是我2017年下半年至今的重点。 2017年第三个季度,我基本把所有的学习重点放在了数据分析上,基本熟练掌握了Tableau的分析工具,自此在数据上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之后,我通过详读《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重温了人力管理的基本方法。11月之后,我的重点几乎全部转向了营销和策划,并期望借助之前消费心理学的基础,更好地通过营销吸引和成交终生顾客。

p71104-103220-1(1)1994986574.jpg

2. 通过学习他人增加经验值

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多交朋友,交换资源;虽然书本的知识很重要,但是,无形的知识不可忽视。总有很多东西,是难以通过体系化的书面文字表达出来的,比如好的活动的执行力、企业文化的渲染力等等。

杨总说,圈子很重要,背后的意思是,资源很值钱。进入圈子是表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是核心。我之前对圈子、资源之类的话题不甚感冒,不过2017年以来,我越来越讨厌过去那个无知又无畏的自己,然后更新自己的朋友圈,用资源的视角去看待。每个人在需要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在被需求,这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穷人对钱的偏见,遮挡了我的眼睛。

最可怕的是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三、未来可以被规划

这次课程的内容是“九大规划”,规划的是企业的薪酬、晋升、文化、理念等各大主题。杨总旁征博引,细节又娓娓道来,实在是让同是80后的我大为感慨。

有的人可以规划国家的前进,比如习大大、特朗普、金三胖;有的人可以规划胜似国家的企业,比如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GE的杰克·韦尔奇、任正非、雷军;有的人能在时代长河中规划自己的一生,比如释伽牟尼、特蕾莎修女、海伦·凯勒、褚时健。一切能否被规划,在于眼界和视野有多高,在于毅力和方法。

关于企业的知识千千万,作为商品运营的方法万万千,之前以为做个几百万很难,在有的人看来,几个亿不过是模式框架的精准度而已。《孟子》中讲,“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企业和国家恰恰相反,国家更迭是下层人的冒险;企业则是上层人的征伐。能成就万亿企业的,必定是万亿的人物;能成就千万企业,必定是千万人物;能坚守百万商铺的,必定是百万人物。

做了唐风华饼的项目之后,我开始相信人生美好、相信努力必有回报,也相信有多大的心才能做多大的事情。

我在努力规划自己的人生,也在努力规划我的事业;大道至简,推动杨总进步的,我想大概是学习和爱,对于我而言,亦是如此。

学习让我成长,爱让我懂得生活和幸福。
2018年,遇到企航,我今年的学习启航。

2018/1/31
2018/2/1  济南 update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喜乐君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